电话:13167087604
4月24日,2021春季脊柱内镜融合高峰论坛暨第二期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系统(VBE)腰椎融合专题研讨会在沪召开。本次会议由周跃、杨惠林、刘晓光、和戎利民四位教授担任大会主席,贺石生、邓忠良、黎庆初、银和平和杨群五位教授为联合主席。会上,由十院脊柱外科贺石生教授团队与国内某医疗器械企业合作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BE系统再度成为与会者瞩目的焦点。
两大创新,脊柱微创技术注入更多活力
相比早期版本的产品,VBE有两个开创性的创新:1、是世界上首款单孔双通道非同轴脊柱内镜,提出了单孔双通道非同轴脊柱内镜的操作理念;2、是世界上首款可以同时在空气介质和水介质下使用的脊柱内镜,首次将两种技术融合。
VBE具有独特优势,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项原创性设计,丰富了脊柱内镜技术的理念,为脊柱微创技术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
过去十余年中,脊柱内镜技术发展迅猛,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医生希望能够拓展脊柱内镜的适应症,将其进一步应用到重度椎管狭窄减压、脊柱融合等复杂的操作中去,而此前广泛应用的单轴单通道同轴内镜系统逐渐暴露出不够灵活、处理效率偏低、器械容易损坏等缺点。
临床引领,脊柱内镜器械持续迭代创新
上海十院脊柱外科贺石生教授,从多年前起便开始关注脊柱内镜技术临床应用的短板,并针对相关问题展开了系统、深入研究。自2016年起,贺教授联合相关医疗器械企业着手设计单孔双通道非同轴脊柱内镜系统,同年所设计、生产的第一代脊柱内镜系统经过尸体验证性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可有效开展镜下融合操作,手术效率较传统内镜技术大大提高。
2016年~2018年,在国内多位专家的支持下,于上海、广州等多地开展相关尸体解剖学、医学影像学研究,多次组织脊柱微创领域专家开展线上、线下论证,前后经历了十余次器械的改进和优化,设计了几十种配套手术操作器械,最终形成了成熟的脊柱内镜系统,并结合其特点于2020年6月18日正式命名为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系统(V-shape Bichannel Endoscopy, VBE)。尸体验证性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VBE系统可以安全、高效地进行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手术操作,手术效率可与传统MIS-TLIF手术相媲美,具有极为鲜明的技术特色和极佳的临床应用前景。
VBE系统不同于传统单孔单通道同轴脊柱内镜系统,主副两个工作通道合璧,使得器械和内镜之间可以相互配合,增加了操作灵活性和、拓展了工作范围;VBE系统与现有的双孔双通道脊柱内镜系统也有着本质的区别,VBE仅需单一切口便可完成手术操作,主、副通道关系固定,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稳定性。由于VBE工作通道可以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使得常规脊柱手术器械可直接应用于内镜手术当中,大大提高了手术操作效率,降低了脊柱内镜专用手术器械的损耗。除此以外,VBE系统不但可以在水介质下工作,也可以作为类似椎间盘镜(MED)的空气介质内镜实施相关手术操作,可以让医生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技术进行选择。
学术推广,线上线下互动拓展应用场景
基于解剖学与工程学的研究是推动VBE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临床应用研究则是检验及优化VBE的金标准。贺石生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多家知名单位的脊柱外科及解剖教研室,针对VBE技术特点开展了相关尸体解剖学研究,并联合相关企业于2020年12月组织举办了第一期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VBE)腰椎融合技术研讨会暨操作班,次年4月组织举办了脊柱内镜融合高峰论坛暨第二期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系统(VBE)腰椎融合技术专题研讨会,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近六千余人次。
2020年8月,全国范围内十余家医院参与的VBE多中心临床研究完成临床试验注册并通过伦理审查,相关临床研究稳步推进;2021年4月,应用VBE系统进行椎间孔成形的临床研究论文被Orthopedic Surgery杂志接收;应用于减压、椎间融合的临床研究以大会发言的形式亮相于第20届亚太微创脊柱外科学会年会(PASMISS),并被2021年国际腰椎研究协会年会(ISSLS)接收为大会发言。
此外,“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系统”中英文版专著编写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现书稿已初步成形,拟于今年年底公开出版。截至目前,VBE系统所申报及获批的国家、国际专利已有27项,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内镜系统。
VBE系统作为一种新概念、具有中国原创性的单孔双通道非同轴脊柱内镜系统,其临床适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医生的关注;未来将更大力度地研发、推广及优化。相信VBE系统的发展将会进一步丰富脊柱微创外科的理论与技术,更好服务于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