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167087604
为进一步提高冠脉CTA的诊断准确率,缩短患者等候报告时间,我院放射科日前投用了“冠脉CT造影图像血管狭窄分析系统”。该系统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并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等全国多家“三甲”医院投入临床使用。
面对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严峻态势,对有症状的患者作及时、准确的诊断是精准治疗疾病、挽救健康与生命的前提,而冠脉CTA就是诸多诊断方法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只需通过肘静脉注入造影剂,就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全貌,帮助医生明确冠脉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的性质,管腔是否狭窄、狭窄的程度等。相比需要将导管直接插入冠脉注入造影剂的普通造影方式,冠脉CTA的创伤可“忽略不计”,费用也相对低廉,因此临床使用十分广泛。但是,冠脉CTA影像诊断的技术门槛较高,需要放射科医生至少有3~5年临床经验,而且诊断流程较为繁琐、医生工作量大——心脏CT扫描完成后,首先由低年资主治医师基本依靠手工对冠脉影像作三维重建、曲面重建、血管拉直等后处理,选取具有诊断意义的图像排版拍片、上传PACS系统,然后再基于后处理图像中冠状动脉管壁上的斑块情况,肉眼观察或手动测量管腔直径变化,对狭窄程度作评估,接下来再由低年资主治医师书写报告,最后由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审核。完成上述全套流程,即使技术娴熟的医生也需花费20~30分钟,经验较少的医生甚至需要1个小时,因此冠脉CTA诊断及报告获取时间较放射科其他常规检查明显延长。
如今随着“冠脉CT造影图像血管狭窄分析系统”的投用,通过高科技赋能将放射科医生从复杂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能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他更能彰显临床能力的工作中。启动软件后,放射科医生只需点击患者冠脉CTA薄层图像,软件就能自动重建出冠脉三维图像,自动标记冠脉三支及分支血管名称,全方位、多角度显示冠脉病变,评价图像质量;点击“继续诊断”按键,软件可自动分析有无斑块、判断斑块性质,测量管腔有无狭窄并对狭窄程度分级;自动选取后处理图像排版拍片、上传PACS系统,生成智能结构化诊断报告;最后由放射科医生对AI诊断结果作修正和确认。以人工复核为基础,AI还会开展深度机器学习,不断自我优化,提高对图像全信息识别利用的准确性。
放射科主任汤光宇教授表示,熟练运用冠脉CTA影像AI辅助诊断系统后,可在5~8分钟内完成从冠脉CTA智能重建到最后打印报告的全过程,基本实现了“拍立得”效果,极大提高了放射科医生的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度,有助于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快速、精准的结构化冠脉CTA检查报告,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